最近刚爱上夏目漱石,可是这一部感觉好悲哀啊,男性的懦弱,女性的无助。以前居然从来没想过三宅邦子也曾是少女~
生肉。以前收的46:51的版本。不全,未修复的杂音太大。以前很喜欢夏目漱石的这部,还想着如果他一直这个风格早就把他的读完了。现在,就哪种风格都没那么喜欢了,只是会读一读。凉面(看着很好吃),美浓烧(那同款浮雕花纹的碗现在还是有),筷子,市集,咖啡厅的玻璃蛋糕托和罩(小津安二郎的落第了里咖啡厅里也有出现蛋糕都可能是同一款想吃蜂蜜蛋糕和布朗尼),火车,火车便当。女演员们真美啊。秋千座椅,烟花。智者不入爱河,贪嗔痴怨不值得。沟口健二还是会有一些女性的视角的。歌好听,特别喜欢古早歌
改编自夏目漱石长篇小说,沟口善于处理情绪性题材,夏目漱石是近代最理智化作家,改编此作不易。片中各角色所处阶层在当时都有着代表性,两个男主角的选择分别在名利,道德之间徘徊,在职场前途与利益之间徘徊,剧情虽然逻辑通顺可能失去原著精髓,一切浅尝辄止,不深刻。最后海浪长冲击镜头初看是暗示自杀结局,再看也是男人为自我追求对世俗利益的抨击。
把夏目漱石的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倒是想起民国时期的留学文人好多不顾父母婚约,移情别恋的,这戴眼镜的男主活脱脱回心转意的日本徐志摩。相较之下,男二有情有义有原则,海边怒摔金表,大丈夫真决绝。
终于弄完了字幕生涯的第一部电影,自问还算尽力,希望大家喜欢,更希望大家支持飞屋。不过电影本身跟原著的差距太大,原著故事很动人,但电影可能限于篇幅,刻意弱化了甲野和宗近的戏份,导致宗近最后转变全局的举动变得很诡异,糸子的角色更是弱没了。那个时代的电影语言对我来说太夸张直接,影响入戏
沟口共点在于贬低女人其实是贬低男人,偏偏拍的很温情。人物都很鲜明,老师对男主说你要娶我女儿,特写镜头脸上是殷切的期盼,下一个镜头是远景,男主的脸模糊,他含糊其辞谁也看不透他如何。这是一个旁观的视角,他的虚伪怯弱只在景别的切换中就表现出来了。剧情上感觉伊藤没改编好,走马观花。
分分合合不同情感关系的展现,有人逐利有人重情有人讲义,处理得很平,水波不兴。最让人关注的角色是小野,摇摆不定,情感的附加条件太多,他徘徊在利益前途与道德情义之间,两位女性同时青睐,大约是加重了他的选择困难症,他重视对己有利的砝码而已。藤尾的功利,小夜子的专一,宗近的正义,都没有太触动人的地方。感觉和夏目漱石的原著基本没什么关系了。。
没有想象的好,开头让我一度觉得是默片,看起来像是无声片向有声片转型的时期。
节奏有问题,沟口平庸片
男主最后的选择居然拍出了莫名的杀身成仁的悲壮感。
同父异母,兄妹畸恋
沟口将夏目漱石的原作改得全不尽人意,畸恋直接换成了小野的左右为难,纠结于接受老师的女儿,以报收留的大恩,还是怀揣金表,迎娶有钱人家的千金,前者是忠,后果是命途崎岖,后者是欢,从此荣华富贵,在主流价值观的驱使下,结局不言自明,却有违实际。
我觉得拍得还行,当然跟后期的沟口不能比,也算是工工整整。
1.1935年的片子,里面传递的思想到今天已经没有太多味道了。2.所谓的选择报恩而娶了老师的女儿,这难道就是爱情吗?也不是吧!3.最后那个未来外交官狠狠的把定情怀表一摔,也不过一种姿态,男人不要为现有的财富抛弃爱情,非常勉强。
看过难忘女主角很漂亮
跟«其後»一樣,男主角陷入情義兩難,世事確實沒有兩全其美。
沟口健二×夏目漱石,普通改编
含蓄地表现了藤尾的死亡(之前藤尾提到了埃及艳后和之后几个海浪的特写镜头),可以说把想象留给了观众。
最后藤尾不死结局就弱了一半...与原著差距挺大的,不知道是不是审查的原因
剥离原著的繁缛文字和玄虚议论,徒剩一个烂俗狗血的新派剧故事。藤尾之死这个情节基本相当于删去了,没读原著的话,很难猜到人物会做如此选择。沟口此时的镜头语言还非常生硬直接,残余着很强的默片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