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电视台播这部剧,不容易呀!想当初央视一套播的电视剧都很好,可TM现在,唉~~
人生中第一次看电视剧把我看哭了!
1931年,日军入侵山海关,华北形势告急,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国宝》开篇讲晚清故宫内的物品就一直在丢失,甚至引出一场大火。1937年前后战争逼近,故宫文物考虑移动处处都是难题,移不移动有考量,移动打包如何让文物不损坏反复实验,移动到哪里去上海和南京两方拉锯,转运古物的火车在这场拉锯中在铁轨上无目的漂移。最后古物汇合在南京,在战火烧到南京前,最后转移阻力重重陆运水运政府都无法对接顺利,最终水运有的英国军舰。陆运方面郑州火车站遇到站长借机抢国宝,到宝鸡站左右犹豫后决定冬天冒险过秦岭,遇到土匪,一位工作人员殉职。车上有特别重的石鼓故宫南迁路:考察路线按南京-贵阳-安顺-宝鸡-汉中-成都-重庆-峨眉行进,至2010年6月18日结束。
他跪下的一刻我看哭了,那是小时候看电视剧第一次哭。。
“是我朗朗的烈烈的铮铮的风骨。”剧情是速写式的,但马军骧认识人性之深刻表现的很深。吕中老师的角色写绝了中国传统家长。最后几集虐的很。“唯有那填海精卫逐日夸父无踌躇”
良心剧,很多片段都非常感人。家国情怀儿女情长,所谓意义不过如此。情节和制作再细致一些就更好了,算是美中不足。
范思成说:有些商人拍卖之辈是附庸风雅的蠢贼。
这部剧有一集讲的是这里面有一个人的孩子被绑架了,要拿其中一件文物去赎,里面有人动摇了,毕竟是人命,但是那位父亲拒绝了,他说中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也就剩了这些宝贝了,要保护好它们,要对得起子孙后代。后来绑匪什么也没收到,也把孩子放了回去。我想那位绑匪也和我一样被这样的精神感动了。
赵文瑄和博物院院长演技都非常不错。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一点点,小小才能又算什么呢?最后只能泥沙俱下。冲毁了普通人的天真和梦想。做人还是不能太偏执了,不能太认真。但是也不能不善良,不能没有正义感。也许这才是国宝这部电视剧之于普通中国人的意义吧。
真实事件、人物改编。赵文瑄的儒雅,真是让人如沐春风,他对于神像的态度转变和下跪,让人潸然泪下。南迁工作,国宝经历过多少次险象环生,亲历过的人,都不敢再回想。天佑中华啊。
居然有不多的人看过这个电视剧,可惜了错过这么好看的
初二时看过的,印象非常非常深,以至于我那时的梦想就是去故宫作一名研究员。可惜只看过一遍,就再也没找到片源。豆瓣上也太少人看过,真可惜了
很好看,可惜是剧本占了绝大多数,不过也让人领略到了对文物的保护,要是故事是真实的也不红,也好。剧本写得很好,一群角色都非常好,无可挑剔。
偶然想起少年时看过的这部片子。14岁的时候还很懵懂,但那时候的感动是真实的,那时候的片子也是有良知的。没有牛鬼蛇神的年代过去了,但多年之后却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若不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国宝或者就会在大英博物馆,那么也是好的,总比面临十年浩劫要好很多。我等笼罩高压政治迷雾中,这批国宝毕竟比我等要幸福的多。
演技在线,可惜赵文瑄一贯呆滞
这也许是关于那个时代最好的电视剧之一,小学的时候看的,看完以后是无尽的悲凉。
小时候很喜欢守卫列车的那个KMT军官,戏挺久了摘下帽子结果是个中分发型
令人唏嘘。#陪父母看剧系列#
先是查了范思成居然是虚构人物…最后查了也证明了史实不足…就没啥好评价的了…
赵文瑄,刘文治,宋运长,马意骏的表演到位。